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引人遐想,俄乌冲突的现实却表明,这样的一个过程的难度被低估了。 去年...
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引人遐想,俄乌冲突的现实却表明,这样的一个过程的难度被低估了。
去年夏天,俄乌双方激战正酣,美国《》刊发文章称,这场战争引发了一场以AI为关键词的革命。此后,西方媒体纷纷报道说,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部署了依靠人工智能识别和锁定目标的自杀式无人机,它不依赖人类操作员,可以全自动作战。
很多人主张,无人机和AI的结合具有颠覆性。无人机的智能化意味着以切断通讯线路为手段的电子干扰失效。有了这种武器,各国就可以用义务兵取代熟练但稀缺的无人机操作员。理想情况下,一个训练了几天的士兵就能指挥一大堆致命的机器。
这些设想与真实的情况相去甚远。最新的专业分析显示,受制于基础物理规律和效费比等因素,由AI驱动的无人机至今没有在乌克兰大规模参战。
今年2月初,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的报告表达了对AI武器的质疑。随后,有军事观察人士在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发文说,从去年秋天开始,俄罗斯方面发布的无人机攻击视频中,目标周围有时会出现一个方框,旁边有“目标锁定”字样。外界一度认为,俄军的无人机已经搭载了某种基于AI的图像识别功能。但是,今年以来的视频中并未出现此类方框和文字。美媒认为,这可能意味着俄军停用了人工智能引导功能。
一些军事专家相信,A与无人装备的结合不会一帆风顺。在接受美国“突破防务”网站采访时,“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萨姆·本德特称,新技术需要大量测试和评估,经历几轮迭代才能投入实战,通过验证后逐步扩大部署规模以此来降低成本,“乌克兰没比俄罗斯做得更好”。
那么,人工智能武器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彻底取代人类士兵?“突破防务”网站称,人类的大脑是个生物神经网络,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能接收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感官数据:视觉、听觉、嗅觉、振动……然后更新外部世界的模型,近乎实时地制定并执行复杂计划。
对人工智能来说,要想在这方面与人类匹敌,必须有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前首席科学家亚历山大·科特认为,精确识别物体对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来说已经很难;在军用场合,它还要观察运动中的物体,推断出对方接下来可能的动向。
即使是人类,在面临压力、危险和欺骗时,也无法迅速把握事物的全貌。在乌克兰,精心设置的诱饵,特别是伪造的火箭发射器和防空雷达等,经常让无人机操作员和炮兵指挥官上当,导致他们把火力浪费在赝品上,识别不出精心伪装的真目标。人类尚且如此,机器视觉就更容易受骗。
同时,人类士兵必须要时刻警惕危险,从本能的避险反应进化到察觉难以探知的高科技威胁,如电子干扰或锁定目标用的激光。装备精良的武器平台可以探测无线电波和激光束,但人工智能仍然需要充分理解这一些数据的意义,评估哪些威胁最危险,再决定如何自卫。
困难不止于此。在枪林弹雨下,士兵们必须组成团队战斗。与枪法和其他个人技能相比,团队建设和沟通能力在军事训练中耗费的时间更多。因此,对军用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军事大国不仅关注火力,还关注协同,要求AI系统共享战斗数据,无需人力中介。
复杂的数字化决策往往依托复杂的软件,这些软件必须在高性能芯片上运行,高性能芯片需要电力、冷却、避免强烈振动和电磁干扰。对工程师来说,把这些特性全都塞进小型无人机里并不简单。举例来说,即使是升级版的俄罗斯“柳叶刀”-3型无人机也只能装下不到3公斤重的爆炸物,留给“人工大脑”的空间和重量就更小了。
对俄乌双方来说,成本过高也是阻挡人工智能大规模军用化的因素。事实上,冲突双方的许多无人机是用网购的零件拼凑的。“很多无人机由志愿者在厨房的桌子上组装完成。”亚历山大·科特对“突破防务”说。
当然,这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不会大放异彩,尤其是在那些既有巨额国防预算又有先进的技术的国家。对军事大国来说,将AI缩小到能适应无人机体积的程度是一项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应的解决方案必须尽善尽美。
亚历山大·科特指出,人类在执行任务时,“经常有50%的参与者低于中等水准……这时,如果你能做得比‘低于中等水准’好,你就超过了至少一半人。”科特表示,在很多情况下,“能达到20%的成功率就够了”。
科特说,“乌克兰人不苛求完美的军事技术,我们却要求完全可靠、绝对精确。”俄乌冲突表明,欧美发达国家对高性能武器装备的沉迷与大规模战争的真实情况不符。